无障碍说明

俗话说“三岁看大”,看的是什么?

俗话说“三岁看大”,看的是什么?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在心理学上有什么依据呢?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0-3岁是婴幼儿初步建立对世界感觉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时期,婴幼儿与最初客体(乳房、母亲)的关系是未来自我发展与日后人际关系的原型。

如果在这一阶段,婴幼儿能与一个好的客体有良好的互动,在他有需要时能够及时回应并满足他,在他有愤怒、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时能温和地接纳他、安抚他,那么婴幼儿就能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并且形成“这个世界是良善、温暖”的初步感觉。

这样的孩子内心安全感较足,能够有勇气去对世界进行探索,在和他人相处时也不容易胆怯焦虑,而是自然闲适。因此,如果三岁时的孩子呈现出这样的状态,我们基本可以预见,他在接下来的儿童期会相对稳定地延续这种态势。

3-7岁时,随着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孩子开始与外界有了更多更广的接触,三观也开始悄然建构。这时,外部世界与他互动的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感性体验,还有对理性规则的认识。

父母觉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要爱什么?我们要恨什么?遇到某种问题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价值观与标准都会在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或观察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一般来说,到了七岁时,孩子的内心已经形成了一套大致的三观,如果未来没有生活上的重大变化,这套三观将会被继续固化、细化,直至孩子长大成人。

所以,三岁看小,看的是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模式,七岁看老,看的是人的内在三观。

父母觉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要爱什么?我们要恨什么?遇到某种问题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价值观与标准都会在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或观察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一般来说,到了七岁时,孩子的内心已经形成了一套大致的三观,如果未来没有生活上的重大变化,这套三观将会被继续固化、细化,直至孩子长大成人。

所以,三岁看小,看的是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模式,七岁看老,看的是人的内在三观。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儿童视频
Children video
童趣串串烧 KIDS CLUSTERS
精选内容